四子歹毒致85岁老母死亡 应按故意杀人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致诚律师

四子歹毒致85岁老母死亡 应按故意杀人追究刑事责任

2014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 母亲的呼救》,报道一起因四个儿子拒绝赡养老人,最终导致老人死亡的案件。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最后仅以遗弃罪,判决四个儿子一年半至两年的有期徒刑。我们认为,该案认定罪名错误,最终导致量刑过轻。四人行为歹毒,情节恶劣,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四人的刑事责任。

重庆市万州区解昌英老人,85岁,有四儿三女,由四个儿子按月轮流赡养。2014年1月1日,解昌英老人四儿子赡养日子到期,吃过早饭后,四儿子将解昌英送到大儿子处,大儿子明知解昌英被送到自己家,却外出办事将大门紧锁。老人等了两个小时后,又返回四儿子处,四儿子却以轮值赡养已到期拒绝解昌英继续居住。老人无奈离开四儿子家,辗转来到二儿子和三儿子家门外。夜深时,解昌英在门外大声呼救,两个儿子虽然都听到了老母亲的呼救声,两人都认为不该自己轮班,所以都没有允许老母亲进屋。第二天早上警察检测当地白天温度仅为1.9度,是当地一年最冷的时候。2014年1月2日,早上7点,二儿子送孩子上学,出门发现老母亲躺在地上,发现母亲口鼻处有血,可二儿子并没有在意,而是将老人扶在门外的石凳上,继续送孩子上学,回来时发现老人已经死亡。经法医鉴定,解昌英的死因是摔跌导致创伤性休克死亡,警察现场勘查发现二儿子和三儿子门口的路边的竹竿上有血迹。老人在前往二儿子和三儿子家的路上摔倒,爬起后继续往前走,用手扶了路边的竹竿。解昌英内出血达到20%,对于85岁的老人,足以致命。

谢昌英老人的身体长时间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并因体力不支而摔倒,导致体内出血。四个儿子明知老母亲在门外大声呼救,却无动于衷,见死不救,最终导致解昌英因出血过多,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因此,四个儿子已经构成故意杀人罪,具体理由如下:

一、四人有及时救助解昌英的法律义务。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及时救治老年人是赡养人的法定义务。李秀猛等四个被告作为解昌英的赡养人有义务及时救助解昌英,使解昌英得到及时的治疗。

四个被告作为解昌英的子女,有赡养、救治解昌英的法定义务,大儿子和四儿子明知老母亲夜深未归,却未及时寻找。二儿子和三儿子深夜已清晰的听到老母亲在自己门外的呼救,却未出门及时救助老人。李秀猛等四被告有及时救助解昌英,阻止解昌英因失血过多死亡的法律义务。

二、四人对解昌英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的主观态度。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对于解昌英老人的死亡,李秀猛等四被告明显具有间接故意的主观态度。

2014年1月2日,白天当地气温1.9度,重庆万州地区昼夜温差在6度左右,在解昌英去世的晚上,当地气温应当低于零度,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大儿子和四儿子明知老人深夜未归,应当意识到,85岁的解昌英有可能发生意外,或者因寒冷讥饿而死亡,但两人却未出门寻找。二儿子和三儿子,在寒冷刺骨的深夜,清晰听见解昌英长时间的大声呼喊救命,就应当意识到,解昌英生命有可能已经受到威胁,却仍然没有出门探望救治。通过四个被告的行为表现可以看出,四被告虽然不积极追求解昌英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是对解昌英的死亡持有放任的态度,不追求也不反对。解昌英老人的死亡,正好可以减轻四个被告的生活负担,摆脱赡养的法律义务。四个被告对解昌英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的主观态度。

三、四人不及时救治的行为最终导致解昌英的死亡。

警察现场勘查发现,在二儿子和三儿子家门外的小路上有摔倒痕迹,在路边的竹竿上有血迹。根据法医鉴定,解昌英的死亡原因是,跌倒导致内出血达20%,创伤性休克死亡,出血过多的原因在于跌倒受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四儿子和大儿子,在发现老母亲深夜未归后,如果能及时出门寻找,解昌英被及时找到后,就不会发生摔倒的意外。二儿子和三儿子,在听见解昌英大声呼救后,如果能及时出门救助,发现解昌英受伤后,及时送往医院救助,解昌英不会出血达到20%,最终休克死亡。主审法官也认为,在案件的整个过程中,如果有一个儿子伸手救助,都可以避免解昌英的死亡,悲剧也不会发生。正是由于四个儿子都没有及时救助解昌英,才最终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解昌英的死亡和四个被告不救助的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四个被告作为解昌英的子女,有赡养解昌英的法律义务,在发现解昌英发生疾病时,有及时送医治疗的法律责任。四个被告作为成年人应当意识到深夜未归的解昌英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却听之任之,放任损害结果的发生,并最终导致解昌英死亡悲剧的发生。法院最后仅以遗弃罪,判决四人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不仅有悖于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法律原则,也为我国“百善孝为先”的传统道德观所不容。我们在此呼吁当地司法机关重新审理此案,同时也希望该案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深入关注。

关于作者

致诚律师 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