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雪中送炭的温暖
——段忠爱夫妻生活用品被扣押、工资被拖欠案件
——为救养母,远离家乡去打工
段忠爱,一个来自山西省文水县宜儿乡宜尔村的青年农民。在2005年之前,他还很满足于家乡简单温暖的生活,虽然每日吃的只是粗茶淡饭,但是妻子贤惠,女儿乖巧,一家子和和气气的,这样的日子也很难得啊。但是,偶然的一次身体检查,养母查出了患子宫癌,他知道癌症意味着什么,这让孝顺的他不能再安心于这种简朴的生活了,他要想办法去挣钱。2005年3月7日,他和妻子王志华带着年幼的女儿来到北京打工,指望着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挣钱给养母治病。
当段忠爱在这个忙碌的都市里正为工作发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马路边的电线杆上看到一个小广告:某区刘家庄的亮丽家具厂招聘油漆工。他暗自庆幸自己没花多少工夫就找到了挣钱的机会。段忠爱按照广告上的地址来到了亮丽家具厂,老板刘园简单的问了问他的情况就很痛快的说,“这样吧,你要是愿意在我这儿干,我每个月给你2200块钱,既然你老婆也来了,她找个工作也挺不容易的,干脆让她在厂里做杂工,每月给600块钱。你们也有个照应,孩子也好带着呀。”
这样的收入,在家乡得干多少农活才能挣来呀?老板还想得这么周到,连妻子的工作也安排了。真要照老板说的那样,给母亲挣钱治病就有盼头了。老板说的这样干脆,那应该是没问题了吧?出于慎重,段忠爱觉得还是签个合同比较保险。谁知一说到这个话题,老板的话立刻支吾了起来,推脱道:“合同的文件还没有弄好,过几天再说吧。我又不会骗你。”
——变生不测,老板矢口否认前诺
到了2005年4月份,段忠爱已经在厂里工作一个月了。他有些兴奋的等待的自己的第一笔工资,盘算着拿到钱以后该怎样花。当然要攒起来给母亲治病,不过女儿需要添置一些衣服了,孩子上幼儿园需要花的钱还要存一些,自己也不能总是和老板借支呀,妻子也要买些东西。对了,家里的米面也不多了,油也要再买一些。要花钱的地方真是太多了,段忠爱想着,慢慢来吧,一切都会好的。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可是老板并没有发工资的意思。或许是现在厂里资金比较紧张吧,段忠爱想,老板给自己的工资不算低了,自己也该体谅体谅人家,他就没好意思开口要钱。可是,老家打过来电话,告诉他养母的癌症恶化了,医生说要在5月26日做手术,可是现在手术费还差着很多,家里挺着急,让他先汇点钱回去。
虽然段忠爱现在只挣了一个多月的工资,总还可以临时救救急。他不敢再拖下去,只得抛开羞怯,找老板要工资给母亲治病。可老板却说:“我现在没钱,你等等吧,这批家具已经订出去了,那边到5月24号左右就把货款打过来,我把家具卖出去了就给你发工资。”老板有困难,自己也不能不讲道理,段忠爱只能告诉家里人,让他们先和村里的邻居朋友借钱垫着,自己一发工资就还人家。
5月20号,家具就已经运出了工厂,货款应该到了吧?老板满脸的笑意,却不提发工资的事;21号、22号、23号、24号,还是没有动静,难道老板忘了么?马上就到母亲做手术的日子了,自己无论如何也得拿到工资!一次一次的找老板,没想到却是一次一次的无功而返,老板总是让自己等等,再等等,如果没有母亲急用钱治病,段忠爱都想不到自己会这样子催着老板要钱。每次去要工资,他都觉得自己反倒好像成了没理的人,给人家陪笑脸,说好话,却还是拿不到应得的钱。26号、27号,……,眼巴巴的看着母亲做手术的日子都过了,不知道家里该是怎样的着急啊。老实的段忠爱再也不想在厂里拖下去了,就和老板说,要是不给发工资,我就不打算在这里干了。老板却一反常态,满脸恼怒的说:“你甭跟我这儿说你家里怎么样,我才不管呢。你妈死了,你全家死了,你也不能给我走!否则,你就别想站着出去。你必须给我待到年底!”
——打工人无奈去求助
段忠爱怎么也想不到老板会这样对待自己!当初进厂的时候,老板说每天工作10小时,但实际上,他每天至少要工作13个小时,就连休息日也都在加班。当时他想,老板答应给自己的工资挺多的,自己累点怕啥。可老板总是不提发工资的事,只是每月支给一点点生活费和女儿上幼儿园的钱。自从知道他养母急需用钱治病后,老板就象防着段忠爱一家走似的,不让他们一家人随便出厂,每次出门只能限于一个人。
这样的辛勤工作,换来的却是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到头来竟然还要被强制扣押在厂里。在厂里工作一段之间后,段忠爱也慢慢知道了厂里好多人都是老板的亲戚,要是得罪了老板,不要说工资拿不到,挨打都是常有的事。段忠爱家里只有半袋面,吃饭就指望着它,眼看就快吃完了,老板也从来不问,孩子因为没钱早就不去幼儿园了。看来是没法指望老板发工资了,段忠爱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就在2005年7月21日下午,借口外出,来到了自己打听到的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求助。
中心的时律师和沃律师接待了这个求助的青年,详细的问清楚了情况。为了有个全面了解,查明该厂的具体情况,7月22日上午,律师以访谈的名义,邀请工厂的两名工人周龙、王志军来到中心,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却令律师很意外,亮丽家具厂并没有向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属于非法用工。而且,工厂不仅拖欠段忠爱夫妻的工资,还长期拖欠着周龙、王志军等其他工人的工资。老板只想着让工人多干活,多挣钱,却从来也不想着给工人发工资。尤其对老实本分的段忠爱和他妻子王志华更是变本加厉,不但拖欠工资不给发放,而且还不允许两人同时离开工厂,限制其人身自由,这不是把工人当成他自己的赚钱工具了么?!两位律师感到了事情的严重,马上向中心的佟丽华主任汇报,佟主任立即决定给段忠爱夫妻提供法律援助,并让律师赶到工厂找老板交涉。
——要工资不成,生活用品反被扣
拖延一天时间就会对段忠爱一家增加一天的痛苦,中心的援助律师不敢耽搁,找到了工厂老板刘园。起初老板并不愿理睬律师,而且坚决否认拖欠段忠爱夫妻的工资,也不承认限制了两人的人身自由。当段忠爱当面指出老板拖欠工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事实后,律师向其说明了这种行为的后果,这时老板又转口说,“谁说不给他们工资呀?谁限制他们自由啊?你们说话可要负责任。到底该发多少钱,现在一下子我也说不出来,那要对着考勤表才算的出来,平日里我还给他们生活费,他们还住在我这儿呢。段忠爱现在不能走,你瞧瞧他是怎么干的活?刷漆的时候就象是白给的似的,有这么干活的吗?我还没算他浪费我多少钱的油漆呢。你们别尽说给他要工资,我这里的损失谁给我呀。他要不赔我油漆钱就甭想走,别说是你们律师来了,谁来了也照样!”老板拿出了考勤表,又拿出了他做的段忠爱浪费油漆的记录表,经老板的计算,段忠爱打工4个多月,不但没挣到一分钱,反倒还欠老板2000余元!
段忠爱和其他工友听到老板这么说,明知老板说的话毫无道理,老实的他却没有任何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平日里只想着踏实干活才对得起人家给的钱,哪里想到老板会这样对待自己,真是满身是嘴也说不清楚。
段忠爱觉得自己讨回工资无望了,打算收拾东西离开工厂。心里乱糟糟的一片:“就当是自己白干了几个月,以后别吃这样的亏就算了。自己一个外地来打工的,还能怎么样呢?只是母亲的治病钱怎么办啊?自己的苦力能卖么?能卖给谁?要是他能先给我钱,哪怕再苦再累我都愿意呀。”一边想着,一边就准备收拾东西走,其他工友也想离开。这时老板却突然让人关上大门,蛮横的阻拦工人离开。律师和他据理力争,老板却说:“谁让你们走的?!你们就想这么跑了?没门!你们这么大包小包的收拾东西,要是把厂里的东西偷走了,我找谁要去?!我告诉你们,谁也甭想走,要走,行,先把包给我全拆开了,让我一样一样的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我的东西!还有,你们欠我的钱可还没还呢。欠债还钱,这可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还不了钱,谁来了也放不了你们!”
说着话,老板领着人就要和工人抢东西。看着自己赖以生活的用品要被对方拿走,老实的工人再也不能忍受了,和对方争抢了起来。现场一片混乱,东西四处散落,哭声、骂声混成一片。看到局面可能会失控,援助律师马上拨打了110报警,老板看到律师报警,就以工人闹事为由,向当地派出所也报了警。
20分钟后,两名派出所的民警先来到了工厂,制止了双方之间的争抢。援助律师和民警把情况说明后,希望民警能够让老板先把工人放出工厂,有关工资和赔偿的问题以后再慢慢解决。民警却说:“这不是工资的事儿吗?那你们这就是民事纠纷,不属于我们公安管理的范围,我们没法处理。”律师担心民警这么说,反倒会助长老板的嚣张气焰,就和民警说,“起因是老板没发工资,这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可是现在已经不属于工资问题了呀,老板随意扣押工人的生活物品,就是严重的侵犯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为什么不属于治安管理的范围?”但是,老板却口口声声的说,只要工人把欠自己的钱还上,自己立即就让他们走。两位民警却让工人和老板结算完工资后再让工人拿走生活用品。
白白给老板干了好几个月的活儿,现在却倒欠老板的钱,这是什么道理?!再说,现在已经身无分文的工人,就算是让工人赔钱,去哪里给老板筹钱啊?老板却说,“没钱就别把东西拿走!”律师、段忠爱和其他工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东西被老板粗暴的扔回了工厂里。事情既已僵持到这种地步,工人们只能被迫只身离去,段忠爱和妻子、孩子满心凄苦的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除了身上的衣服,口袋里的零钱,再没有别的东西了。茫茫无助的时候,一位老乡收留了他们。
——律师施援手,共渡难关
让求助的人无奈离去,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中心的律师心急如焚,无论如何,先要把段忠爱一家赖以为生的用品拿回来。对于被扣押物品的事情,律师曾多次向北京市的公安部门打电话举报,但总是被拒之门外,因为这件事由工资纠纷而起,公安部门就以这一问题不属于其管理为由,不予处理。无奈之下,2005年7月27日和8月9日,援助律师和段忠爱一起到了北京市某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劳动局举报工厂的违法经营情况,并向某区劳动监察大队举报了该厂不按时支付工资、无营业执照非法经营的情况,劳动监察大队受理案件后,律师又多次要求其抓紧时间处理。劳动监察大队则答复说,他们也得按照法律规定来办事,在60个工作日内会处理完毕。
虽说已经有了一点希望,但劳动部门要在将近3个月后才能有结果,而且,这个结果会是怎样,现在还不能确定。在这期间,段忠爱一家的生活该怎样维持?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先让他们取回生活用品?这成了中心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解决他和妻子生活用品被扣押和被拖欠工资的问题,佟主任和援助律师多次开会讨论可能的办法。经过大家分析后,认为被扣留的用品在工厂里随时都有被毁损的可能,而工厂老板没准会为了逃避责任,关门溜之大吉;要通过诉讼程序来要回生活用品的话,时间同样比较长,还要预先交纳诉讼费。最后律师们确定的方案是:首先,对拖欠工资的事情,还是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收集相关证据,到法院起诉。为了减轻诉讼费对段忠爱一家的经济压力,告知他从家乡的村委会开出贫困证明,争取免交诉讼费。同时,对于急迫的生活用品问题,要借助媒体的力量,从各个方面来对厂方施加压力,尽可能的通过协商来解决。
方案既已确定,无论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中心的律师都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完成。2005年8月19日上午,佟主任特别邀请了《北京信报》的记者方芳和律师到工厂调解。当律师和记者到达后,见到的却是紧闭的大门,律师想找到老板谈谈,只听见老板的妻子在里面高声说老板不在。当律师在门外说明来意后,老板的妻子一听到是想取回段忠爱的东西,突然发了火,破口大骂:“段忠爱一家子在厂里白吃白住,我们雇人来干活,反倒还得伺候他?他死在外边才好呢,我不跟你们说,你让他来,他要是不把欠我们的钱还上,咱们就没完!看谁怕谁!现在倒想回来拿东西,没门!” 显然,对方根本不把律师和记者放在眼里,反倒放出恶犬来驱赶,无奈,只能空手而归。
律师数次协商,对方却以种种方式表明其坚决不同意。在此情况下,2005年9月5日,律师和段忠爱将亮丽家具厂起诉到了某区人民法院。但是,当律师和段忠爱到法院立案的时候,却没有想到法院一定要将这个案件立为三个案件,分别是:段忠爱被拖欠工资案、他的妻子王志华被拖欠工资案和他们的生活用品被扣押案。对于这种生活用品被扣押的案件,佟主任和律师都知道难度很大,这些对于厂方来说没什么价值的生活用品,即使按照法律程序拿了回来,可谁又能确保它们还是完好无损呢?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
尽管已经启动了法律程序,可诉讼的程序同样漫长,未来的结果怎样,现在还无法预测,而对段忠爱一家人来说,眼前却不得不考虑怎样在北京一日一日熬下去。作为一家之主的段忠爱,不仅要为自己讨回公道,要照顾妻子、孩子的生活,还要想办法挣钱为母亲治病。偌大的繁华都市里,打工者的生活却是如此的艰辛,原本就指望着赚些辛苦钱养活老小、治病救人,谁想到这点钱还要被老板克扣。对于都市里的人来说,十元钱能买什么呢?一杯可乐?连一顿午餐都不够吧;可是对于陷于困顿的打工者来说,十元钱就是全家一天的生活费,或许,不止是一天。
中心的佟主任多次和段忠爱联系,考虑到很快就要入秋了,而他们一家却连必需的生活用品都没有,怎么能熬过日益寒冷的日子?中心的工作人员尽自己的努力来帮助他们。一次,段忠爱的妻子来到中心的时候,佟主任看她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很为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担心,把自己身上能找到的全部280元给了他,让她买点东西,好好照顾孩子。
这种帮助毕竟不是根本办法,但眼看法律程序耗时耗力,在劳动监察大队的举报也没有回信。有的律师提议,老板拿走东西本来就是违法的,干脆直接到工厂里把东西拿出来!但如果双方发生冲突,后果就不能预测了,佟主任否决了这个提议;还有的律师说,在诉讼过程中提出财产保全,但是面对法院要求的3000多元的担保金,已经身无分文的段忠爱只能放弃。难道要让他们一家子忍饥挨饿、流浪街头来打官司吗?佟主任和律师们都有些犯愁了。
一天,段忠爱专门来到中心,告诉大家不要担心他,他和妻子又找到了工作和暂时居住的地方。自己有了谋生的依靠,至少生活上没有可担忧的了,段忠爱劝中心的律师们不必如此为他着急。
让受援助的人反倒来劝慰自己,中心的律师一方面很为段忠爱的这种做法感动,另一方面却更感到身上的职责让他们不能懈怠!为了促使案件加快解决,佟主任决定,在9月8日召开的“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新闻发布会上,向受邀请的新闻记者介绍段忠爱的案情,希望媒体共同来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以媒体的力量来帮助他的案件尽快解决。
看到中心的律师这样关心自己的事情,老实本分的段忠爱此时再也装不下去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找到工作和住的地方!尽管自己的处境如此艰难,但看到中心的律师这么为他的事情着急,不光是涉及到的法律纠纷,就连自己的生活也要问寒问暖,段忠爱觉得自己再不能坦然的接受这份帮助了,自己也是个有妻子、孩子的男人,这样的帮助让他觉得愧对良心呀。于是,他就编了个善意的谎言来让帮助他的律师不必这样着急。所有的人都被这个青年农民身上的质朴和善良感动了,《北京日报》的记者黄秀丽当场表示要连续报道案件的进展情况,尽可能让工厂先把生活用品还回来。
——柳暗花明,物品完璧归赵
入秋的天是越来越凉了,人的心却可以被彼此的关怀所温暖。一直关注本案的记者黄秀丽专门给佟主任打电话,说想送给段忠爱的孩子几件御寒的衣服,并看看能否再协商解决这个问题。佟主任就派中心的沃律师和助理小王在9月14日陪着记者一起来到了段忠爱住的地方。三个人挤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屋里除了睡觉的床、床上薄薄的被褥和生火做饭的炉子、一小袋面外,再没有其他东西,这么狭小的空间也搁不下什么了。扎着朝天辫的小姑娘在床上自个儿唱着歌,看到有人来了就高兴的去叫爸爸妈妈,清澈的眼睛笑盈盈的,全然没有父母的焦急和无奈。看到段忠爱一家生活这样艰难,律师提议再找老板谈谈,看看能不能把生活用品要回来。
当他们来到工厂的时候,老板不在,律师找到老板的妻子,说明来意,希望能和老板谈谈,他的妻子却冷冷的说:“还有什么好谈的,没时间!你们不是告到法院了吗,有本事你们就告下去,我们没什么好说的!” 气愤而又无奈!律师和记者来到了家具厂附近的派出所,想再试试,如果公安部门能介入的话,解决就方便多了。
两位民警被律师和记者的执着所感动,和他们一起来到了工厂。民警了解了案情后,认为这个案件属于可管可不管的事情。在他们犹豫之时,律师和记者向民警说明了段忠爱所遭受的不公平对待、生活的辛酸以及律师和记者付出的种种努力和遇到的挫折,民警最终同意解决这个案件。当民警和老板的妻子通完电话,转身告诉段忠爱可以取回东西时,所有付出努力的人都感到了无限的欣慰。
被扣押了55天的生活用品总算回到了自己身边!这些电视机、电饭锅、锅碗瓢盆、米面和衣服被褥等,对别人而言可能微不足道,对自己却是必不可少的,蔽帚愿自珍。
——笑中带着无奈,为何工资如此少?
在2005年9月5日的时候,段忠爱就在律师帮助下,向某区人民法院起诉了亮丽家具厂,要求对方支付给他和他的妻子王志华工资10497.32元和2400元,并付给相应的经济补偿金。某区人民法院确定了该案在9月27日开庭,在法庭上,援助律师将段忠爱一家在被告亮丽家具厂工作并被拖欠工资的事实和他们的艰难生活做了详细的说明。由于段忠爱夫妻俩和老板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对工资约定的书面凭证,被告亮丽家具厂的老板刘园就在法庭上说,当时自己根本没说是按月计算工资,段忠爱和他妻子的工资是按天计算的,每天分别是30元和20元。而且,他已经给他们两个把工资都结清了,现在段忠爱还倒欠老板的钱。
到2005年12月1日,丰台法院的判决在段忠爱和律师焦急的等待中终于出来了,然而,判决却让所有人感到不公平。法院按照被告自认的每日30元和20元来计算,扣除段忠爱夫妻平时领取的生活费,只判令被告亮丽家具厂支付给段忠爱1370元,支付给王志华760元!除此之外,他们夫妻俩请求的其他要求都被驳回。
援助律师将案件的进展情况向段忠爱夫妻讲明后,征询他们的意见。律师表示,如果他们对判决不服想上诉的话,律师还是会帮助他们夫妻俩的,但是段忠爱和他妻子考虑了之后,选择了放弃上诉的权利。对于他们来说,诉讼的成本已经不堪重负了,再上诉,两个人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并且,他们手里并没有合同,没有确切的证据,即使上诉了,也不一定就能要回工资。段忠爱想,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偶尔遇到一些挫折也是难免的,再说,这样的经历谁说不是一笔财富呢?他拿着少的可怜的工资,却并没有皱起眉头,通过这次的遭遇,也知道了将来打工时该如何保护自己。不管怎样,段忠爱终于可以轻松的笑一笑了,尽管曾经有过这样的坎坷,他对未来还是满怀信心,毕竟,还是有人在帮助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