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时福茂怀着对中国法律援助事业的执著追求与梦想,投身到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负责农民工维权项目,成为我国第一位农民工法律援助专职公益律师。
妻子为了支持他的事业,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卖掉了家里的房子,带着7岁的孩子随他来到了北京。刚到北京时,时福茂一家三口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破旧的30平方米的一居室,居住条件差,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手机曾几次因欠费而停机!生活虽然非常清贫,从事律师近十年,直到现在还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他却感到非常知足,非常充实,非常欣慰。
摘自《劳动午报》2008年12月29日
11月19日上午,118名农民工通过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向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捐款人民币4万元、电动自行车2辆以及部分办公用品。这次捐赠源于时福茂律师刚刚办结的一起农民工维权案件,118位农民工因被公司拖欠工资集体辞职,在援助律师时福茂及其同事的艰辛帮助下,最终拿回了220多万工资和补偿金。
这只是这位农民工律师这些年做的数百次法律援助案例之一。由于他的孜孜以求,如今的时福茂最响亮的称谓是——全国律师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执行主任。
望尽天涯觅出路
淡薄名利解民忧
时福茂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十六七岁就开始利用暑假跟随父亲外出打工。他曾当过搬运工、做过建筑工人,对农民工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缘于此,时福茂在1998年踏上律师道路的第一天就告诫自己,一定要替弱者伸张正义。
2000年夏天,河北省广宗县的赵瑞涛等172名农民工跟随包工头从事抹灰工作,工程结束后被欠工资约8万元,在时福茂律师的无私援助下,历时4个月,79000元的工资款终于全部拿到。该案让时福茂与农民工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4年7月,时福茂怀着对中国法律援助事业的执著追求与梦想,投身到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负责农民工维权项目,成为我国第一位农民工法律援助专职公益律师。2005年,他和著名律师佟丽华一起创立了我国第一家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门机构——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并担任工作站执行主任。
妻子为了支持他的事业,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卖掉了家里的房子,带着7岁的孩子随他来到了北京。刚到北京时,时福茂一家三口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破旧的30平方米的一居室,居住条件差,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手机曾几次因欠费而停机!生活虽然非常清贫,从事律师近十年,直到现在还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他却感到非常知足,非常充实,非常欣慰。
风雨磨砺终不悔
为民消得人憔悴
选择了公益,就选择了奉献。专职从事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背后,是无尽的辛劳付出。有时钻研案子太投入,其他律师下班把大门锁上了,他竟浑然不知。
2006年1月22日晚上9点多,冒着刺骨的严寒深夜赶到工地,阻止流血事件的发生。妻子因担心他的安全,顶着凛冽的寒风陪他一起去了工地,如果出现紧急情况,等在外面的妻子就帮助报警。在冰冷的简易房中,和老板经过约6个小时的斗智斗勇和软磨硬泡,老板终于同意当场结清55名农民工的工资,直到第二天凌晨约3:30他们才筋疲力尽地离开。回家后只休息了三个多小时,早上又准时到单位上班。
近年来,时福茂为民请命,许多案子让人有口皆碑:耿士京等64人欠薪案及温碗春等41人欠薪案件,被公益律师称为处理包工头携款潜逃案件的成功范例,并成为一些基层法院处理类似案件的“判例”;“肯德基”假劳务派遣案,一举促使“肯德基”改变了在整个中国的用工方式,使肯德基在华数千员工直接受益至少数千万元,并推动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进程;而断臂童工于浩伤残赔偿案结案报告,则成为处理童工案件的办案指引。
时福茂不仅为农民工无偿法援,还参与撰写并出版了《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追讨欠薪》等六部书籍。2006年,他又创办了农民工普法学校,不但免费为外来务工青年开展普法讲座,而且培育各地农民工维权志愿律师。几年来,他培育各地农民工维权志愿律师2100多名;多次到奥运场馆等建筑工地对农民工进行义务普法,直接普法对象8000人以上。
今年9月,时福茂因为连续多日加班,休息不好,上火引起牙疼,左侧脸部肿胀变形,因腮部化脓严重肿胀,嘴都无法张开了,医生查看病情并听到时福茂律师的工作状态后,建议立刻采取切口引流手术,强烈建议休息一周,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的败血症。时福茂为了不影响工作,,在医生将其腮部切开将大块脓包挤出后,当天下午带着口中的引流条又返回工作岗位。
运筹帷幄掌航舵
危难之事必躬行
作为一名公益律师,他尽心尽力无私奉献;作为全国律协法律援助委员会秘书长和北京工作站的执行主任,他更是以身作则,充分发挥领导、管理、协调全局工作的职责,积极参与推广公益法律援助新模式,带领全体同仁积极引导、帮助农民工依法维权。目前已有20个省、直辖市建立了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门机构,一支专职、专业的农民工法律援助律师队伍正在壮大、形成,中国律师在农民工法律援助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华意等23名农民工在北京丰台打工,工程结束后,他们不但没有拿到工钱,反而被老板赶出工地。这些人在去丰台政府上访途中,被时福茂发现并及时拦下,劝其到工作站商议,避免了一起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最终在时福茂的帮助下通过调解先拿回2万元工资,后来通过诉讼又拿到剩余的33976元。李华意等23人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送去了写着“农民工的亲人保护神”的锦旗。
在时福茂律师办理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中,曾发生多起遭受用人单位负责人或包工头恐吓、威胁的情况,多次接到“卸只胳膊、卸条腿”“灭掉”等电话,但是,他总是临危不惧,没有一次因为受到恐吓、威胁而终止援助。
2006年9月8日下午,时福茂带领两位律师一同赶往用人单位调解一起案件,刚到几分钟,五辆小轿车就不期而至,并立刻从轿车中出来十七八个社会青年,时福茂等三人被他们团团围住。这些人目露凶光,一副黑社会的阵势。但他镇定地在一片敌视的目光中找到公司负责人,时而义正词严地对其讲理,时而推心置腹地进行劝告,帮其分析利弊,最后公司终于同意支付所欠农民工的工资。
奥运会开幕前一天,时福茂律师受理了一起群体性欠薪案件,经过两天不分昼夜的深入调查,发挥专业优势、巧妙调解,最终让包工头支付了所欠工资,及时维护了农民工的权益,阻止了暴力的发生,避免了上访事件的出现,为平安奥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期间,他带领工作站的律师提供法律咨询427件,接待来访828人次,其中10人以上群体性案件25件,都给予了满意答复和妥善处理;共办援助案件37件,涉及114人,涉及309万余元。通过一个个事件的成功解决,为维护奥运期间的社会稳定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桃李不言自成蹊
朗朗正气暖民心
几年来,时福茂拒收农民工送来的感谢费20余万元,有些农民工被谢绝后,竟然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些农民工把时福茂律师当做好兄弟,连孩子上学的事情都愿意给他说说,时福茂说,他非常自豪的就是常常收获这些信任与感动。
在工作站的会议室里,农民工送来的锦旗已经层层叠叠地挂满了墙壁,而且,工作人员经常收到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农民工写来的感谢信。虽然错别字很多,还有的文句不通,但那些发自内心的质朴的话语,让时福茂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魏天伦、刘风廷老夫妇在丰台区一家公司打工时不慎摔伤。老板拒付医药费,还踢碎了他们的饭碗。经过时福茂3个月不懈的努力,终于帮他们要到了赔偿款,案件有了结果。夫妇二人眼含感激的泪水,拉着他的双手,要跪地致谢。“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老人竟如此感激。看着跟父辈一样年龄的老人要跪谢自己,我心如刀割。”时福茂律师的工作日志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
时福茂这样说:“诗人艾青有一句经典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只因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怀着这样的爱与责任,为中国2亿农民工的权益奔走,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社会和谐稳定尽力,我无怨无悔、永不言弃!”通讯员赵二良项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