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

感谢信
我是一名农民工,2018年11月在北京**公司工作时受伤,受伤后公司以多种理由不肯承担责任,我当时非常气愤,就想说理,苦于经济困难,听说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能帮助经济困难的农民工,解决诉讼的问题,满怀着希望来到这里。
……
经过长达两年的诉讼中,感受到于帆几位律师严谨不放弃的工作态度,充分把我们原告的利益争取到最大化,让我真正得到了我想要的结果,在这里我享受到了一个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孟洋
2020年12月24日
以上是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收到的一封感谢信中的部分内容。送来这封感谢信和锦旗的是我中心曾援助的一名农民工孟洋。
02
受伤和维权历程
孟洋2018年从河南来到北京,入职北京某建筑公司,负责安装消防喷帘。2018年11月19日在工作时右手被电锤击伤。受伤后,公司没有为孟洋申报工伤,而是急于和他撇清关系,不顾伤情,将他送到了一家小型医院,要求他“保守治疗”。孟洋家中有妻子、年老的父母和两名正在上学的子女,经济十分困难,如今自己正值壮年却又失去了劳动能力,根本拿不出钱来做手术,不得不按照公司的意思,在医院进行保守治疗。也正是如此,孟洋的右手落下了病根,至今活动能力仍受一定限制。
伤情初步稳定后,孟洋多次找到工伤认定部门请求进行工伤认定,但由于拿不出劳动合同,工伤认定部门也无法受理他的申请。
“我不为别的,就是想争口气!” 后来孟洋自己借钱在当地找了一名律师,通过仲裁、一审和二审程序终于确认了和公司的劳动关系。
拿到二审判决书后,孟洋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律师告诉他,在工伤案件中,确认劳动关系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认定工伤、要求单位支付工伤待遇等诉讼程序,而家中根本拿不出钱再聘请律师了。可以说,为了争这口气,孟洋几乎耗光了家底。
03
援助律师介入,工伤维权有望
“陈律师你知道吗?我老婆、父母都劝我说,要不就算了,就当吃哑巴亏了!”孟洋在拿到补偿金后,回单位的路上和我聊天时说。
“后来你是怎么找到我们单位的?”我问他。
“嗨!也是巧。听一个老乡说你们这儿可以免费帮农民工打官司,我就找来了!”
孟洋向中心申请援助后,援助律师于帆接待了他,在了解基本情况和案件材料后,于帆律师告诉他放宽心,他的案件我们一定援助到底。
考虑到双方的劳动关系已经确认,援助律师代孟洋向公司发出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和律师函,告知公司,由于其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未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以及拒绝承担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责任等违法事由,孟海洋向其提出解除劳动关系。随后援助律师帮助孟洋向丰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满后未安排工作工资、疫情期间生活费、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等各项请求共计十多万元,仲裁委基本支持了孟洋的各项请求。
收到裁决书后,出于诉讼策略考虑,援助律师帮助孟洋向丰台法院提交了诉讼请求并应诉,一审法院也支持了孟洋的各项请求。
二审过程中,法庭组织双方调解,考虑到家中面临现实困难,迫切需要资金维持生活,孟洋表示愿意接受调解。援助律师向法官及公司代理人传达了孟洋的意见,也向公司一方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公司能够理解农民工的困境。尽管如此,公司最初也只愿意给八万元,后援助律师又多次与法官和公司代理人沟通,法官也向公司做了大量工作,最终公司将调解金额涨到了10万元。
04
最后的坚持,再加五千!
其实孟洋对10万元的调解方案已经十分满意了,但考虑到孟洋家中十分困难,一旦接受调解双方便再无争议,于帆律师建议孟洋要求公司在原调解金额基础上最后再加5000元,并让孟洋放心,公司肯定会同意我们的方案。果然,第二天书记员打来电话,说公司接受了调解方案,并定下了调解时间。调解当天,公司一方顺利支付了全部调解款。
孟洋顺利拿到了全部调解款
回单位的路上,孟洋又向我讲起他的维权历程。但这一次,我明显感觉到,他言语里的欣喜,早就压制不住了。
回到单位,我向于帆律师沟通案件结果,于帆律师对我说,“陈强你知道吗?孟洋和我说他同意10万元的调解方案,但还是想听听我的想法。我尊重他的个人意见,但是建议他可以考虑给书记员回复,凭什么公司说10万就给10万,公司违法在先,受伤后却不给他做手术,还故意从18年拖到现在。就凭公司的恶劣行为,我们要求5000元额外赔偿完全不过分。而且我认为公司很肯定会同意。” 我问为什么,于帆律师说,“如果公司不同意,我们一定帮助孟洋把官司打到底!最后公司只会给得更多。”
其实,类似孟洋的故事在中心的法律援助大厅常常发生。自中心成立至今,援助律师共办结案件11552件,帮助16,920名农民工挽回超过3.5亿元的损失。在这些案件的背后,是一万六千多个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和对法律的信仰。
我们想用实际行动证明,“为了正义”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它是我们十五年来的信念和坚持,也是援助律师为每一位当事人许下的庄严承诺!
文 | 陈强
排版 | 陈强
孟洋案援助律师 | 于帆、陈慧芳、刘思源、陈强
注: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使用化名

关于作者